工地收工前,老師傅蹲在溝邊點了根煙,指著剛埋好的pe管說:“現(xiàn)在省一步,明年跑斷腿?!痹挷?,卻是我十年管網(wǎng)監(jiān)理里最深刻的體會。PE管柔韌、耐腐蝕,看似“耐造”,可安裝調(diào)試階段若放過六處毫厘級的小問題,后期供水就會用“爆管、低壓、黃水”來報復(fù)。今天把這六顆雷一次性拆給你看,照單驗收,能省掉后期90%的返工。
一、管口銑削后“毛刺回彈”
熔接機銑刀鈍了或進刀太快,斷面會出現(xiàn)魚鱗狀毛刺。工人用手一抹,看似干凈,其實毛刺在加熱時回彈,形成虛焊。試壓8公斤不漏,可運行三個月后在毛刺處應(yīng)力開裂,水柱直沖路面。對策:每根管口銑完,用指甲橫向刮,能聽見“咔啦”聲就返工;另外銑刀每200道口換新,別心疼小錢。
二、加熱板溫度“假達標”
冬天工地零下3℃,焊機儀表盤顯示210℃,其實加熱板邊緣只有180℃。低溫焊接讓PE分子鏈“拉不開”,焊口呈白色啞光環(huán)?,F(xiàn)場用紅外點溫槍抽檢,必須在管壁與加熱板接觸面測三點,低于205℃立即停機升溫,絕不“差不多”。
三、切換對接“超時三秒”
規(guī)范給的是加熱完成到離板對接≤8秒,可實際工人摘手套、放工具,一晃就是十幾秒。PE表面從205℃掉到150℃,再壓合時已形成“冷皮”,焊口分層。監(jiān)理蹲點計時,用“321”口令:3秒卸板、2秒對正、1秒加壓,超時直接鋸口重焊,不留商量余地。
四、管溝積水“泡焊口”
南方梅雨季,溝槽成了水塘。工人圖省事,把管子直接壓在水里熔接,水氣被擠進焊面,形成“蜂窩孔”。試壓不漏,通水后孔內(nèi)空氣壓縮、膨脹,半年后出現(xiàn)滲水點。強制要求:熔接段兩端用沙袋壘圍堰,抽干水再焊;焊完未冷卻前,禁止任何人踩管。
.jpg)
五、支架間距“悄悄放大”
PE管剛度低,DN110管在20℃時水平架空間距不得大于1.2米。有班組把支架拉到1.8米,省幾根角鋼。通水試壓時管子下?lián)?,接口受彎矩,夜間能聽見“咔吧”脆響。驗收用拉線法,任一點下垂超過管外徑3%就加支架,絕不靠“目測”。
六、回填“石塊當夯錘”
溝底20厘米細沙保護層沒做,工人直接把開挖的片石回填,石頭棱角頂在管壁,運行后車輛碾壓,點荷載刺穿管皮。要求:先填20cm過篩細沙,再用“沙包石”分層夯實,每層≤30cm,石頭粒徑≤5cm,監(jiān)理帶鋼筋頭現(xiàn)場戳,戳不動就返工。
收尾試壓別走形式
以上六關(guān)全過,才算拿到“準生證”。試壓分兩步:先冷水1.5倍設(shè)計壓力保壓2小時,壓降≤0.05MPa;再升溫水60℃循環(huán)8小時,看熱脹后焊口是否滲漏。兩步都穩(wěn),才能回填細沙至管頂30cm,最后鋪警示帶,竣工圖標注焊口坐標,方便十年后無人機巡檢。
PE管像一位安靜的老伙計,你認真對待他,他五十年不吭聲;你忽略他六毫米的小瑕疵,他半夜就能讓整條街聽水聲。把這篇文章保存到手機相冊,下次去工地對照打鉤,省下的不只是維修費,更是老百姓對供水人的信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