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在河道、湖泊及潮汐帶布設(shè)高壓電纜,MPP電力管因耐腐蝕、絕緣優(yōu)、重量輕成為首選,但水下環(huán)境復雜,一旦進水即威脅整條線路。本文用現(xiàn)場口語,把“圍堰—密封—沉管—回填”四步掰開揉碎講透,讓施工隊一看就會,監(jiān)理一驗就過。
一、施工準備:先算水,再算土
1. 水文觀測:連續(xù)記錄七天水位、流速、含砂量,選枯水期窗口,預(yù)留0.5 m安全高差。
2. 路由復測:用RTK沿設(shè)計軸線每5 m采一點,繪制三維河床圖,高差突變的坑包提前用砂袋找平。
3. 管材檢查:MPP管到場逐根做0.1 MPa內(nèi)壓試驗,保壓5 min不滲不漏方可下水;管口加專用PE防塵蓋,防止砂礫進入。
二、圍堰搭設(shè):給河道做一條“臨時水渠”
1. 形式選擇:水深≤1.5 m用“雙排砂袋+黏土芯墻”,水深>1.5 m改用“鋼板樁+黏土”組合,保證干槽作業(yè)。
2. 軸線放樣:圍堰中心偏離管位1.2 m,留出0.8 m操作面,堰頂寬1 m,坡比1:1.5,迎水面加彩條布防沖刷。
3. 排水控制:堰內(nèi)集水坑每30 m設(shè)一處,3寸泥漿泵接力抽排,保持槽底積水<10 cm,防止管端浮起。
三、溝槽開挖:一次成型,避免“二次擾動”
1. 寬度:管外徑+0.4 m,深度=管頂覆土≥1 m+未來疏浚0.5 m,用小型兩棲挖機配合人工清底。
2. 基底:鋪10 cm中粗砂,刮平后潛水員水下摸檢,高差<2 cm,防止空鼓。
3. 坡頂堆土:距堰邊≥1 m,高度<1 m,防止側(cè)壓過大擠垮圍堰。
四、密封操作:給接頭穿上“雨衣”
1. 熱熔對接:在干槽內(nèi)完成,溫度210 ℃±10 ℃,卷邊對稱,翻邊寬度2~4 mm,冷卻時間≥壁厚×1 min,嚴禁水淋。
2. 雙O型圈承插:水下段采用密封圈+不銹鋼齒形鎖環(huán),承插深度標記紅線,推到底后回拉5 mm,鎖環(huán)自動咬合。
3. 整體檢漏:每200 m做一段試壓段,兩端用盲板封堵,0.2 MPa保壓30 min,壓降<0.05 MPa為合格;不合格則切掉重新熔接。
五、管道沉放:讓管子“躺平”不懸空
1. 綁扎配重:Φ110管每米扣2 kg鉛塊,Φ200管扣3 kg,間距1 m,用不銹鋼扎帶鎖緊,防止滑移。
2. 水下對位:潛水員手持“導向架”——兩根Φ20鍍鋅管做導軌,先把管頭穿進架內(nèi),再緩慢下放,避免磕破。
3. 實時測量:水面人員用聲吶測深儀監(jiān)控管頂高程,誤差±5 cm,超出即停,重新調(diào)整配重。
六、溝槽回填:一層一層“蓋被子”
1. 底層:用砂袋壓住管頂20 cm,防止浮管;潛水員水下拍照確認。
2. 中層:采砂船吹填中粗砂至管頂50 cm,含泥量<5 %,每30 cm測一次密度,≥1.6 t/m3方可繼續(xù)。
3. 頂層:原狀土分層回填,每層厚30 cm,小型打夯機水上作業(yè),壓實度≥90 %,圍堰內(nèi)同步回填,保持受力平衡。
七、圍堰拆除:讓河水“回家”
1. 順序:從下游往上游拆,先抽砂袋,再拔鋼板樁,每拆一段立即回填黏土封口,防止集中沖刷。
2. 監(jiān)測:拆除當日每2 h測一次水位,發(fā)現(xiàn)水位突降或渾濁度升高,立即停拆,拋填碎石防沖。
3. 驗收:七天后潛水復查,管頂無裸露、無沖刷坑,高程與設(shè)計差<10 cm,簽字歸檔。
八、常見事故與應(yīng)急
1. 圍堰滲漏:迎水面再堆一層黏土袋,背水面打木樁支撐,同時加泵抽水。
2. 管道浮起:立即停填,加砂袋壓載,潛水員檢查配重是否脫落,補綁后重新沉放。
3. 接頭滲水:切掉滲漏段,抬至干槽重新熱熔,二次試壓合格再下水,嚴禁水下“打卡子”臨時堵。
九、收工資料
1. 視頻:全程水下錄像按樁號命名,U盤兩份,監(jiān)理、業(yè)主各一份。
2. 坐標:每道接頭實測坐標保存為CAD圖,方便后期搶修。
3. 質(zhì)保:簽署《水下mpp電力管隱蔽工程驗收單》,質(zhì)保期五年,五年內(nèi)因施工質(zhì)量滲水,免費修復。
把以上步驟按表執(zhí)行,水下MPP電力管就能像“潛水艇”一樣,長期泡在水里也不進一滴水,電纜穩(wěn)穩(wěn)當當送電,業(yè)主睡得香,施工隊也省心。